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基础信息公开-规划计划

2021年松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松北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1-03-12 字号:[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3日在松北区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  长  王铁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松北区开启“五区叠加”发展新时代,着力发挥辐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五年;是强化使命担当、经受重大考验、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区一极”的战略定位和“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发展定位,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为新区率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2万户,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金融和文旅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围绕构建产业新体系、打造产业新生态,引进产业项目337个,协议引资额4270亿元;累计推进省市重点产业项目145个,64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竣工投用,完成投资834.7亿元。三次产业占比由2016年的3.9:63.7:32.4调整为2020年的0.6:40.1:59.3。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8%,新光光电成为东三省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到20%。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省人大出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明确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定位、行政主体地位,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破除了阻碍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梯次推进改革事项372项。“承诺即开工”先后被中办调研组和国务院大督查确定为典型经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被国务院点名表扬。建立区域环评分类管理机制,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哈对口合作标志性项目——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主体工程当年封顶,创造了可以比肩深圳的“新区速度”。先后复制上海等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202项,“带土移植”深圳特区经验十多项,证照分离等一批改革经验在省市复制推广,“对标浦东、复制深圳、引领龙江”的改革路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整体落位新区,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进出口总额由2016年不足2000万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4.2亿美元。片区内银行开通了NRA账户结汇业务,对俄、日、韩招商代表处和离岸孵化基地分别在莫斯科、大阪、首尔及格林伍德挂牌并投入运行,积极探索设立对俄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对俄合作产业园区,初步打通对俄合作的金融链、物流链、产业链和科创链。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哈尔滨新区总体规划》出台为引领,同步完成基础设施、规划景观、城市设计、综合交通等二十余项专项规划,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资金近千亿元,完成征地1219.9万平方米、房屋征收127.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道路45条,桥梁22座。直通利民的阳明滩大桥北部连接线正式通车,滨北公铁两用桥建成投用,三环路江北段全线贯通,地铁2号线、智轨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增7个公园,恢复湿地781.8万平方米、草原25.6万平方米,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投入重点民生领域资金157.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9%。建立了普惠型社会保险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就业服务全覆盖,累计开发就业岗位5.2万余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8所,新增学位2.1万个,生源年均增长8%。新增二级以上医院5所,医疗机构增至243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刑事案件、可预防性案件逐年下降。推出创业贷款、人才公寓、高端人才子女入学、供暖等方面7项“惠民聚才”政策,供水厂、中心医院等一批惠民工程建成投用,2006年1月1日以后竣工小区供暖标准不低于20℃,彰显了增进人民福祉、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牢固树立新区意识,坚持新区标准,唱响新区品牌,队伍建设和执行能力持续加强,“舍我其谁、用我必达”深入人心,多项工作被中央媒体报道,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区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奋力夺取“双胜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7%。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精准防控,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一是“精准防控”阻击疫情蔓延。在两次疫情防控中,坚持“两兜底、三不漏”,开展群防群控、精准防控。2万名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下沉防疫一线,实施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封闭管控259个小区、242个自然屯。特别是第二次疫情的“百万级”联防联控,全体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保持极大地耐心与克制,在春节盼望阖家团圆之际,依然坚决响应政府号召,“静下来”、就地过年,为阻击疫情蔓延争取了时间、划出了清晰的安全防控带。二是“与时间赛跑”赢取全面胜利。面对突然爆发的聚集性疫情,果断采取就地隔离、大队流调、专班处置等精准防控举措,迅速排查隔离,累计排查26542人、隔离管控18851人;加紧流调溯源,追溯密接者1998人、次密接者6027人;在疫情出现复杂状况,率先启动并完成四轮全民核酸检测,共计1665436人次,第一时间阻断病毒传播链,全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平战结合”构筑常态化防控机制。出台《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的若干意见》,启动“平战结合”疫情常态化指挥调度平台建设,细化“人物同防”的防控机制、固化五级网格的防控体系。保持58人的常态化流调机构和400人的街镇流调队伍,常备隔离用房186间,核酸检测能力达3万份,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做到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二)狠抓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深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承接省市下放事权,全区97%的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审批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人事管理权限下放,为基层一线和重要领域改革创新赋能。首创“一个执法总队、五大战区”综合执法、系统治理模式,创新“三项清单”“四种防范”“五类监管”等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四类小型公共场所“拿照即经营、承诺即准入”。二是创新实施教育系统改革。启动“区管校聘”、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中小学校绩效管理规范化三项改革,教师平均工资上涨30%,2名特级校长年薪达到50万元。吸引北师大、西南交通大学等227名优秀毕业生投身新区教育事业,改革经验在省、市内刊及全国教育创新年会上报道交流。三是强化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在全省首创执业药师远程审方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棚改小区产权办理工作。以松安、学院路等5个街道为试点,全面推进省级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建设。消防审验、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改革前后接续、梯次实施、成效明显。

    (三)狠抓项目谋划推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组建招商集团、国际招商公司,构建“谋、选、招、落、服”一体化的招商新体系。创新开展“云招商”“云签约”和“云审批”,全年签约项目88个,完成协议引资额1262亿元。深哈金融科技城、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4个超百亿项目开工建设,正威国际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入驻,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二是加速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出让项目用地79宗、442.3万平方米,完成集体土地征收面积581.44万平方米,房屋征收面积109.86万平方米。68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其中33个省百大项目完成投资143.8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25.7%。民生银行松北支行等28家金融机构入区发展,全区各类金融、类金融机构达到443家,银行机构存贷款总额突破1000亿元,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左右,有力支撑和带动经济企稳回升。三是大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重组江南和利民两个园区的投资服务管理机构,在孵化器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搭建“政府领导、企业管理、一体运行、协同高效”的新模式。启动北药智慧产业园、国际经贸科技城等6个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6+6”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四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分别同比增长56%和41.5%,全年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搭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新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挂牌设立,全年专利申请923件,同比增长18.9%。新光光电产业园成功转化百余项科技成果。

    (四)狠抓自贸片区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一是自贸区建设成果丰硕。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中药材按农产品增值税抵扣试点、进口商品市场准入等瓶颈问题。俄运通公司发出全省首张CIFA跨境多式联运提单。第二届俄罗斯产品展销会成功举办,让利展销产品上千种,市民充分享受到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绿地哈尔滨全球商品贸易港开馆,哈电国际、金象生化、中林实业等主要外贸企业强势增长,带动片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自贸区片区获批至今,外资企业增长31.7%。二是深哈合作持续升级。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7.29亿元,科创总部项目一期I标段全部主体结构封顶,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华为鲲鹏、深圳敢为等23家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新区展示服务中心和招商代表处在深圳正式启用,助力新区成为省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三是对俄合作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2020世界冰雪城市之约”等推介活动,中乌联合创新平台、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俄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先后落户。推动哈尔滨银行建立对俄结算服务中心、中俄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成功组织多项对俄跨境同业融资业务合作,涉及金额超150亿元。

    (五)狠抓配套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和债券资金近100亿元,加快实施市政主干路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城建项目。改造提升供水、供气、供热能力,加快松北水厂二期扩建。全年新增道路111.39公里、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东北亚大街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八车道,智轨1号线全面开工建设、7座站台同步启动,辟建、施划停车泊位5481个。二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在疫情防控、防汛应急、违建治理等方面强化大数据应用,成立全省首个以行政区为载体的物业管理协会,推动新区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以“零容忍”态度高效推进“拆违风暴”行动,铁腕拆违2821处、132.39万平方米。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建成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理体系。三是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完成小月亮湾垃圾场整治等中央环保督察事项销号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6条河流的管理划界,清理整顿200余处违建和25家砂场。松花江松北段创建成为省级示范河湖,完成了松浦支渠等黑臭水体治理以及11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淘汰燃煤小锅炉89台,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11%以上,秸秆还田率达到55.18%。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城区最优。四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对青山镇“十二户村”林权交易成为我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场交易第一单。全区23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装备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农药废弃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五是全力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成功举办首届“多彩田园乡村旅游”文化节、第二届新区“好声音”等活动,承办了冬季铁人三项赛、哈尔滨市首届动力伞表演赛等国际国内赛事,温泉小镇获评国家3A级景区。哈尔滨新区文化旅游协会成立,“文旅+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新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狠抓民生福祉,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一是全面完成十大民生项目。投入13.51亿元,完成十大民生项目,并通过人大代表的满意度测评(附实施情况表)。新建基础教育学校8所,新区花园小学、新区三校、利民中学投入使用,成功引进风华中学、十七中学等优质名校入驻。有序推进23个学前教育项目建设,补足建区以来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的大短板。积极推进哈医大新区医学中心、医大四院松北分院二期项目建设,深化医联体合作机制,部分新区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二是不断强化优抚救助等民生社会保障。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29.3万元,开展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7500余个,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4.77亿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职业技能培训合格率、劳动争议结案率等多项民生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一。率先完成退役军人社保补缴启动工作,办结率居主城区之首。三是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累计抽检食品近2000批次,实现配餐企业、学校食堂等重点部位全覆盖。有效化解信访积案107件,信访形势持续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提前完成中央督导组移交、省市督导转交案件线索查结工作。

    (七)狠抓效能提升,自身建设持续加强。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基层减负活动,坚决整治“四风”,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聚焦“十个方面”,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让群众吃闭门羹”“让单位唱空城计”、黑中介等屡教不改的顽疾。加大审计和政务公开力度,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启动数字化办公室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第二批31名派遣制专业人才正式上岗,干部队伍学历、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扎实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实施法治新区建设,组织《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民法典》等专题学习辅导,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开展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特别是省四大班子连续三年集体研究新区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20余次新区工作推进会,布置出台“支持新区意见”“支持新区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意见措施,为高质量发展做好顶层设计;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不懈奋斗,从“双轮驱动、两城推进”到“二次创业创新”,再到打造龙江版“新浦东”,一任接着一任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各级人大、政协组织,广大代表、委员的智慧和奉献,五年来牵头推动重大工程、改革事项近百项,提出宝贵意见建议逾千条,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顽强拼搏,我们先后战胜了两次50年一遇的洪水、三次前所未遇的台风,全区同志始终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与党委政府风雨同舟、共克时难。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公安民警、交警、辅警,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哈尔滨新区开发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哈尔滨新区实现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总结“十三五”工作成绩的同时,更应深刻看到下一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示范引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发展不足和结构不优并存的短板还较明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仍然不足。二是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任重道远。“首创性”“重构性”“集成性”的改革探索还不够,有些领域的活力、动力还没有被彻底激发。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区管理的系统推进、依法治理、长效管理还有差距,对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还不强。四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仍需提高。社会治理网格化、数字化水平还需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五是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优质供给还有差距。优质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公共服务还需优化。六是干部作风建设还需持续加力。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理念陈旧落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的现象依然存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正视挑战和不足,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十四五”变成提升综合实力、全面争先晋位的黄金发展期。努力实现“GDP达到千亿级、财政收入达到百亿级”的发展目标。重点在十个方面率先实现新突破:

    ——在创新引领发展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施前瞻性科技项目,汇聚创新型领军人才,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龙江创新驱动先导。

    ——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型信用管理监管机制,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打造产业生态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四中心一高地”建设,冲刺晋位先导产业、巩固提升基础产业、精心打造品牌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在推动对外开放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建设东北地区一流的制度创新高地和东北亚地区的物流枢纽,打造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区。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哈长城市群、哈大绥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先行引领作用。以深哈合作为引领,加强南北互动,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中走在前列。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新城区,统筹开展行政村规划设计,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样板。

    ——在城市品质提升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新区总体规划,建设美丽岸线、都市绿轴和城市景观带,巩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在民生福祉改善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天大的小事”,扎实做好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和文化等方面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在社会综合治理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平安松北、法治松北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新区品牌塑造上率先实现新突破。聚焦光荣使命,进一步强化时代担当,不断强化新区意识、坚持新区标准、弘扬新区精神,切实叫响新区品牌,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新区。

 

    三、凝心聚力做好“十四五”开局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两会”和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精准把脉发展方位,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努力把握新阶段、坚持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持续打造龙江版“新浦东”,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主要预期目标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左右。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坚持在深化改革中寻突破,在后发优势中谋良机,坚决打响新区的改革牌。一是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高新区、经开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形成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继续深化国企改革重组,努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二是加快投融资改革。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股权、债券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推出多样化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搭建全周期、便利化融资渠道。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构重塑审批全流程,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投资提速增效。四是强力推动新型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息采集,围绕承诺信用、市场信用、资金信用实施红黑榜公示和联合奖惩,将信用监管逐步融入到社会和经济管理当中,推动“宽进严管”和“社会共治”。五是稳步推进公共服务综合改革。坚持优先提升教育质量,稳步实施知名教育品牌办学、教育质量评价等改革任务。探索医务人员编制、人事、薪酬等方面“区管院用”。创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和管理改革。六是有效加强政策供给。继续把着力点置于市场主体和基本民生,研究制定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等方面的政策,丰富支持产业集聚、行业壮大、市场活跃的政策包。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在创新驱动中寻动能,高度关注经济运行,疫情影响我们30天,我们要在剩下的日子找回两个月。一是以创新统领经济发展。积极申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哈工大、哈工程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落户,积极承载哈工大“空天一体”航天航空和哈工程“三海一核”技术成果转化,搭建新区创新驱动的“加速器”。强化石墨、碳等优势材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大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中国碳谷建设方案和工业大麻产业发展蓝皮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推进“互联网+物流”、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吸引创新主体、激活创新资源、带动创新发展。二是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发挥招商集团体制的新优势,加强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交流,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和驻点招商。以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攻方向,全力引进宝能食品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协议引资额10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监管和服务,确保按进度组织实施,按协议投产达效。三是创新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实施“6+6”园区扩能增效行动计划,促进项目尽快投产、释放产能、做大总量。力争全年推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复工60个,重点推动龙江碳谷等14个项目开工,正威新一代材料产业园等39个项目复工,科友半导体等7个项目投产运营。抢抓“哈大绥”一体化机遇,加快谋划和推动一批支撑项目开工建设。四是着力培育产业新业态和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中铁建黑龙江区域总部基地、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等11家总部项目落地。推动正业设计、岛田大鹏、华通誉球等3家成熟企业股票上市。全面推动消费升级,有步骤地打造城市CBD和都市新商圈,有计划地建设智慧街区、网红街区、餐饮休闲打卡地。大力发展夜经济,持续推动“花开十二月,绽放在新区”每月一节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坚持对标浦东、复制深圳,实施“内部联动、外部联合”,积极推动“南北合作”,打造最具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最具典型的对口合作案例。一是全面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外部与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沟通协作,加强内部与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一体化发展,与沿边口岸城市开展“飞地合作”。全面启动哈尔滨北站交通综合枢纽规划建设,加快推进B型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陆港、中俄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等载体项目建设。推进海陆空邮协同发展,探索建立“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加快“俄、日、韩”招商代表处建设,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升级。二是以深哈合作为契机深度嵌入国内大循环。加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1.31亿元,实现科创总部一期投入使用。以华为黑龙江鲲鹏创新中心为龙头,大力发展计算产业,吸引不少于30家上下游产业合作伙伴入园。推进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哈人力资源产业园、深交所哈尔滨工作站落地,启动“一窗通办”、人才自主评价等14项深圳经验复制。继续发挥园区链接深哈两市的平台作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三是以对俄合作为主体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快打造对俄金融结算中心,支持片区内企业对俄贸易本币结算。提升哈尔滨和俄罗斯离岸孵化器的承载能力,加强与俄罗斯出口中心、工商会等商协会合作,吸引俄罗斯企业到新区投资兴业。扩大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集聚对俄科技服务产业。寻求建立更多友好城市关系,扩大新区在俄罗斯的“朋友圈”。

    (四)坚定不移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发建设现代化魅力新城。坚持“让新区有韵味、让城市有个性”,打造“企业家愿意来发展、老百姓愿意搬来住”的新城区。一是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塑造协调、统一、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全面实施混合用地理念,提高土地使用弹性,加强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保障。重点完成万科中俄产业园等区域的控详规划,完善静态交通规划,全面开展水资源环境调查。二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用活用足债券资金,加快实施重点产业配套、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建项目,探索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努力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强力推进“新基建”落地实施,加快实施5G“百千万”行动计划。改造提升供水、供气、供热能力,完成全省“气化龙江”试点工程建设,确保利民水厂二期扩建投用。三是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城市管理“街长制”“片长制”,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城市管理。制定新区物业管理细则,全面提升新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构建交通、环保、社会治安等智能化管理机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辆停放、环境卫生等问题纳入诚信监管系统。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做好重点主干道、城市节点美化绿化亮化和形象塑造,增添城市内涵和情趣。四是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抓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强化秸秆禁烧、小锅炉淘汰等工作落实。推进肇兰新河、发生渠等水系年度治理任务,让每一条河湖“长治久清”。推进国家土壤详查工作,加强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和畜禽养殖行业污染治理。全面贯彻《松北区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程,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五是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助力全省农业现代化,加强与北大荒集团的合作,谋划打造全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做强做大食品产业。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引导更多金融要素向“三农”倾斜,打造涉农改革样板。

    (五)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百姓所需、人民所愿强化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做好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年度十大民生工程(后附说明及票选项目清单)。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拟投入7.3亿元加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力争新增3万余个学位。加大教师队伍培育力度,发挥教育评价促进作用,创新(园)校建管模式,全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大学城高职院校资源优势,打造哈尔滨第二个科教中心。加快建设哈医大新区医学中心科教创新园和新区医学中心附属伍连德医院,协调顺迈医院、森海医院尽快开业运营。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旅游节庆、全民健身等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体育需求。二是强化社会安全保障。切实增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查摆和整改重点行业隐患问题,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食品药品的抽检频次和巡检范围,严密溯源机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学习弘扬新时代“东莱精神”,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三是筑牢民生保障线。落实积极创业就业政策,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巩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成果,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积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高标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荣誉尊崇。深入开展“解事”活动,启动“重访重信重投”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信访追责问责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定不移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坚持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倾情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身边就是政府、政府永远在为老百姓服务和撑腰。一是强化依法行政。坚持重大事项法律顾问把关,努力在合同、重大决策事项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等方面提质增效。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抓好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员派遣,探索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的立法。二是强化担当作为。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提高政府执行力,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以实打实、点对点、硬碰硬的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重点开展建设工程和征地拆迁资金的专项审计,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抓好农村自治组织资产资源对外发包及补偿情况整改工作,对村级“三资”进行审计。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持续开展部门述职问政活动,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增强补课充电紧迫感,强化调查研究,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忘我奋斗、守正创新,无愧伟大时代、不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充满必胜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龙江版“新浦东”而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名词解释

 

    1.五区叠加。2019年8月26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设立,哈尔滨片区全部落位哈尔滨新区,至此,哈尔滨新区成为了集行政区、经开区、高新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五个体制于一体的特殊行政区域。

    2.三区一极。2015年12月16日,哈尔滨新区批复设立,国家对哈尔滨新区建设发展提出战略定位。即对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3.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立足哈尔滨市整体发展,科学定位新区功能,突出南北互动,以江北发展带动江南,以江南支撑江北发展。逐步疏解江南老城区功能,强化新区核心功能区的规划设计,统筹产业发展、生活配套、就业创业和生态建设,并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基础上,提出“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

    4.承诺即开工。企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按照法律规定作出承诺并经公示无异议的,即可开工建设。政府各相关部门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同步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项目竣工后进行联合验收监督与发证、企业不达标不投产的审批制度。

    5.NRA账户结汇业务。境外机构按规定在注册于自贸试验区内的银行开立的外汇账户(即外汇NRA账户)内资金可以结汇,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应支付境内使用,不得划转境外或进入FT账户及人民币NRA账户等。

    6.两兜底、三不漏。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松北区打响了人民战争,实施精准防控和联防联控,“两兜底、三不漏”即户籍兜底、住户兜底,不漏户、不漏房、不漏人,确保全面排查、保障到位。

    7.温情二十一条。2020年3月1日新区管委会出台的《关于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推出鼓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支持企业为疫情防控多做贡献等5个方面21条措施,精准施策,为企业纾困解难。

    8.平战结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坚持慎终如始。立足战备,着眼平时,将平时准备和战时需求相结合,实现“平时”状态和“战时”状态迅速转换的疫情防控机制。

    9.人物并防。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新传播途径,由“防人为主”转为“人物并防”,既要抓好“人防”关键,又要守好“物防”关口,做好“外防输入”。

    10.一个执法总队、五大战区。按照军改原则,哈尔滨新区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执法“战区模式”,将新区管理区域划分为“五大战区”,形成“执法总队”管全面、“五大战区”抓成效的工作模式。

    11.三项清单、四种防范、五类监管。三项清单”即市场监管事项清单、轻微违法免罚清单、生产经营风险清单。“四种风险”即市场准入退出风险、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重要产品和特种设备风险、市场交易秩序风险。“五类监管”即公平公正监管、包容审慎监管、信用分类监管、重点领域监管、科学智慧监管。

    12.以照为主、承诺代证。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用承诺代替证明,用信用代替跑腿”,积极探索在确保审批程序科学、完备的前提下实现行政权力“瘦身”,住宿场所、美容场所、美发场所、沐浴场所,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在国内率先实现有照即经营、承诺即准入。

    13.区管校聘。通过对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采取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等方式,实现中小学用人自主权、区域内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14.校长职级制。打破原来的终身制而代之以聘任制,校长由“职务”向“职业”的实质性转变。

    15.省级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2019年末,省民政厅正式发文确认哈尔滨新区为首个全省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也是唯一的省级街道创新实验区。

    16.CIFA跨境多式联运提单。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牵头制订的具备物权属性的运输提单,采取“一次委托、一票结算、统一报价、全程监管”的一单制提单模式,解决了国际货运多种运输方式的组织难题。

    17.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18.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9.区管院用。通过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实现区属医疗机构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的用人自主权新机制。

    20.一单制。货物物流全程“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次认证、一单到底”。

    21.新时代“东莱精神”。以“讲忠诚、爱人民、守清廉、创平安”为核心的新时代“东莱精神”,2020年11月19日,省委提出开展向东莱街派出所学习弘扬新时代“东莱精神”。

    22.解事。通过健全体制、创新方法、压实责任、强化督办等开辟调解通道,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

 


2021年十大民生项目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负责部门

牵头领导

1

路网改造工程

拟投入16.8亿元,建设57条(段)50公里市政道路,配建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打通规划12路、15路、杉杉路等6条(段)断头路,提升永安城、水木天成等居民小区,以及弘毅学校、市政府第二办公区等周边企事业单位、居民的出行便利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载体功能。

区住建局

李凯峰

2

内涝整治工程

拟投入4.55亿元,改造升级60公里老旧管网,加快雨污分流改造,重点建设南京路、北京路、学院路等易积水区域雨水、排水管网,以及配套雨水泵站,解决城市道路严重积水问题。

区住建局

李凯峰

3

三甲医院建设工程

拟投入2.76亿元,完成利民中心医院用房主体结构50%的工程量,协调推进哈医大四院松北分院二期项目及伍连德医院项目建设。

区卫健局

丁  伟

4

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工程

拟投入7700万元,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工程。包括松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接诊点改造、松北卫生院改扩建等子项目,进一步补齐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短板,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区卫健局

丁  伟

5

中小学建设工程

拟投入4.4亿元,启动建设荣昌路学校、致远学校二期等5所中小学,力争完成基础施工,为加快提升中小学入学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区教育局

王  媛

6

学前教育工程

拟投入2.9亿元,回收并装修改造半岛首府幼儿园、保利水韵长滩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力争年底前正式开园,进一步优化新区学前教育布局,满足百姓需求。

区教育局

王  媛

7

垃圾分类工程

拟投入5000万元,在全区234个住宅小区,建设986个垃圾集中投放点位,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解决厨余垃圾冬季冷冻粘桶等现象。

区城管局

马明仁

8

城市亮化工程

拟投资2000万元,制定改造升级方案、加快招投标等前期进度,对主干街路、重点地区和沿江楼体亮化进行提档升级。

区城管局

马明仁

9

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拟投入1.2亿元 ,完成松浦支渠、集乐支渠和零支沟清淤工程,加快河道建设,整治河道两侧环境,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区生态

水务局

李凯峰

10

公共交通扩面工程

拟投入2500万元,新增3条公交线路,新设20个站点,进一步提升新区公共交通网覆盖面。

区住建局

李凯峰

 


分享到: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找错
党政机关